皮纹检测: 几篇关于皮纹研究的参考资料

节录于 :
名称 实用医学皮纹学
作者 马慰国,?杨汉民
出版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 2008
ISBN 7502358560, 9787502358563
页数 229 页
⑶ 皮纹特征与智能、性格

1936年,Cummins首先报道了21-三体综合征的皮纹特异性变化,以后对智能发育不全的皮纹学研究日渐增多。1958年,Walker比较研究了21-三体综合征患儿与正常婴儿左手第二指(食指)的指纹后认为,如有临床相应症状,又有手高位轴三叉、通贯手、虹膜上有灰色斑点,加上左手食指尺箕纹,确诊率约在80%以上。

津田(1977)研究了智能发育不全儿童的皮纹,分为两类。一类是生理性的,即正常人中的智能较低者,其皮纹与常人无异。另一类是病理性的,其中有的具有明晰外因,如产伤或感染,称为外因性,皮纹无特殊表现;有的为内因性,是染色体畸变所致,则皮纹较正常人有明显变化。

因此,皮纹异常可以作为病理性、内因性智能发育不全的临床参考诊断指标。

皮纹与智力之间有一定关系,智力与皮纹均属多基因遗传性状(Nora et al,1981;陈祖芬等,1991;花兆合等,2002;张丽敏等,2007)。智力通常是指生理智力,内涵比较复杂,尚无划分智力的统一标准。国内外学者多以智商(IQ)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。在医学皮纹学领域,多数学者认为指纹的嵴纹数是一项重要的皮纹指标,手是人类智力表现最集中的部位之一,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“手是人类的外在头脑”,与智力有关。汤大钊等(1991,1995)多年来倾注探讨智力与指纹的关系,试图构建手纹智力测定法“。他们以指纹类型、指端嵴纹数为主要皮纹参数,重点研究“智慧纹”与“愚纹”。暂且不论这种称谓是否科学,单从对指纹类型进行细分,也值得借鉴与参考。

张丽敏等(2006)参照汤大钊(1991)、杨竹森及程辉龙(1992)有关资料,将指端纹型分为14种,分析指纹型与智力低下的关系。全部数据经微机处理,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,并建立多元线性方程。发现生理智商(弱智占绝大多数,轻中度智力低下占少数,男性多于女性)76.3012±15.2905与皮纹智商76.3012±6.2989无显著差异,说明皮纹智商是可信的。回代符合率为81.93%,尤其是弱智组为96.92%,远高于理论值(68.27%),说明多元回归方程有实际使用意义。皮纹智商反映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遗传素质,是智力发展的基础,是高度稳定的,不受时空限制,且测试简便易行,可推广应用,尤其对早期发现智力缺陷儿童,及时采取补救措施,开发智力潜能,提高人口素质,都具有重大意义。

全跃龙等(1995)采用《瑞文推理测验图册》(CRT)及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》(Wisc-RC)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测试的基础上,对检出的84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皮纹特征分析。结果表明:智力超常儿童的Lu、Wd指纹出现率,b-c三叉间距,b-cTRC,主线横向指数及指纹白线,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,提示这些皮纹参数与智力水平和表达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,可能存在某种调控机制。

孙维生、陈祖芬(1998)进行皮纹与性格、心理活动的相关性分析,指出手是人类智慧、情感、心理活动表现最集中的部位之一,手指端有大量的压觉、疼痛、温觉等感觉神经末梢,同时有种类多、最密集的皮肤嵴纹,因此皮纹是脑-神经系统发育的外在表现,手纹能反映人体的遗传信息,是表现于外的遗传因子,能反映人体大脑两半球机能高级神经活动、智慧、性格、气质类型的信息。他们对大脑两半球机能与手纹形态,人的气质类型及性格、情绪等与皮纹表达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有意义的探讨。

曹世民(2007)探讨人类指纹与气质之间的关系,运用逐步回归筛选方法进行分析,结果表明胆汁质型,抑郁质型,多血质和黏液质混合型,黏液质和抑郁质混合型,胆汁质和黏液质混合型,胆汁质、多血质和黏液质混合型及多血质、黏液质和抑郁质混合型等7种气质与指纹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。

微信“扫一扫”分享至朋友圈

在线留言

科迪氏皮纹检测 上海执行处
联系人:叶老师
QQ:431474027(Morris)
微信:MH110320